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韩国锂电巨头LG新能源决定推迟或取消与华友钴业共同设立的锂电循环回收合资公司工厂建设计划。
2023年8月,两家公司举行合资签约仪式,宣布在江苏南京与浙江衢州分别投建前处理与后处理工厂,原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动工、2024年底正式投产。但在电动汽车需求停滞的影响下,截至目前仍未开工。
LG新能源与华友钴业的合资项目原计划通过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镍、钴、锂等金属资源,构建“生产-回收-再利用”闭环,提升资源自给率。然而,受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增速放缓及美国对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项目进度受阻。
2023年下半年以来,欧美车企对动力电池扩产态度转趋谨慎,LG新能源南京工厂原计划2025年达145GWh的产能扩张计划或面临调整,直接影响合资工厂的原料供应。
此外,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补贴门槛提高及对华加征关税政策(税率达125%),导致中韩合资项目(如摩洛哥磷酸铁锂工厂)量产时间推迟,进一步削弱了华友钴业通过国际化布局对冲国内风险的能力。
2024年,华友钴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99%至41.55亿元,但营业收入同比下滑8.08%至609.46亿元,折射出核心业务的结构性矛盾。
2025年一季度,华友钴业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增长显著,但季末公司各类有息负债合计约590亿元,财务费用高企,偿债压力巨大。
受2024年钴价跌超20%、三元材料价格下跌及低端产品减产等因素影响,华友钴业锂电材料毛利率同比缩水,部分项目如匈牙利正极材料工厂等,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此外,公司印尼镍项目推动镍中间品产能增长50%,不过锂电材料板块产能利用率不足,2024年锂电材料出货量同比下降,部分产线面临闲置风险。
2024年,因部分产品盈利性不足导致减产,华友钴业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占比进一步下降,其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被中伟股份(27%)、格林美(16%)等头部企业挤压。
与LG新能源合资的回收项目推迟,导致资源循环业务未能如期释放利润,加剧了盈利结构单一的风险。
2024年钴价跌至十年低点,镍价受印尼产能释放影响亦承压,若价格进一步下行,公司存货跌价风险将加剧。此外,磷酸铁锂及钠电池占比提升,且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9.4%,三元材料需求增速放缓,均对公司未来发展空间形成制约。
华友钴业凭借镍资源一体化优势暂时穿越周期,但三元材料市场份额萎缩、合资项目推迟及高债务压力,暴露了其在行业下行期的脆弱性。
未来,公司需在加速欧洲、东南亚市场等全球化布局、拓展钠电/固态电池新赛道、优化债务结构间寻求平衡,方能抵御多重风险,实现从“资源巨头”向“新能源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
发表评论
2025-04-28 19:48:32回复
2025-04-28 22:39:30回复
2025-04-28 21:16:15回复